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钱氏池上芙蓉

文徵明 文徵明〔明代〕

九月江南花事休,芙蓉宛转在中洲。
美人笑隔盈盈水,落日还生渺渺愁。
露洗玉盘金殿冷, 风吹罗带锦城秋。
相看未用伤迟暮,别有池塘一种幽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九月的江南,百花凋谢,唯有迟开的荷花还在水中的小洲附近绚丽绽放。
远远望去,莲荷迎风起舞,依依动人,十分美丽,就像笑容满面的美人一样。日落时分,暮色沉沉,使人心生愁绪。
玉盘似的荷叶上渐渐凝聚颗颗露水,就像把荷叶洗过了一样;晚风吹来,成片的莲荷随风摆动,就像彩色的罗带一样,给附近的小城增添了别样的秋色。
眼前莲荷的清幽景色别具风姿,使人看了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产生伤感。

注释
芙蓉:此处为水芙蓉,即莲花。
钱氏池:钱家的池塘,钱氏是文徵明拜访的一位友人。
玉盘:指荷叶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《钱氏池上芙蓉》是一首七言律诗。诗的首联点明时令与地点,突出荷花的高洁与不屈;颔联造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距离感,更添几分渺茫与愁绪;颈联运用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,描绘了秋夜的清冷与萧瑟;尾联展现出诗人超脱的情怀。整首诗笔触细腻,写九月江南的芙蓉,充满温婉而略带哀愁的诗意。

文徵明

文徵明

文徵明(1470年11月28日—1559年3月28日),原名壁(或作璧),字徵明。四十二岁起,以字行,更字徵仲。因先世衡山人,故号“衡山居士”,世称“文衡山”,汉族,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。明代著名画家、书法家、文学家。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,诗、文、书、画无一不精,人称是“四绝”的全才。与沈周共创“吴派”,与沈周、唐伯虎、仇英合称“明四家”(“吴门四家”)。诗宗白居易、苏轼,文受业于吴宽,学书于李应祯,学画于沈周。在诗文上,与祝允明、唐寅、徐祯卿 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在画史上与沈周、唐寅、仇英合称“吴门四家”。 813篇诗文  15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幼学琼林·夫妇

程登吉 程登吉〔明代〕

  孤阴则不生,独阳则不长,故天地配以阴阳;男以女为室,女以男为家,故人生偶以夫妇。

  阴阳和而后雨泽降,夫妇和而后家道成。

  夫谓妻曰拙荆,又曰内子;妻称夫曰藁砧,又曰良人。

  贺人娶妻,曰荣偕伉俪;留物与妻,曰归遗细君。

  受室即是娶妻,纳宠谓人娶妾。正妻谓之嫡,众妾谓之庶。

  称人妻曰尊夫人,称人妾曰如夫人。

  结发系是初婚,续弦乃是再娶。

  妇人重婚曰再醮,男子无偶曰鳏居。

  如鼓瑟琴,夫妻好合之谓;琴瑟不调,夫妇反目之词。

  牝鸡司晨,比妇人之主事;河东狮吼,讥男子之畏妻。

  杀妻求将,吴起何其忍心;蒸藜出妻,曾子善全孝道。

  张敞为妻画眉,媚态可哂;董氏为夫封发,贞节堪夸。

  冀郤缺夫妻,相敬如宾;陈仲子夫妇,灌园食力。

  不弃糟糠,宋弘回光武之语;举案齐眉,梁鸿配孟光之贤。

  苏蕙织回文,乐昌分破镜,是夫妇之生离;张瞻炊臼梦,庄子鼓盆歌,是夫妇之死别。

  鲍宣之妻,提瓮出汲,雅得顺从之道;齐御之妻,窥御激夫,可称内助之贤。

  可怪者买臣之妻,因贫求去,不思覆水难收;可丑者相如之妻,夤夜私奔,但识丝桐有意。

  要知身修而后家齐,夫义自然妇顺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李东阳巧对

《罪惟录》〔明代〕

  东阳四岁能作大书。景泰时,以神童荐。内侍扶过殿阈,曰:“神童脚短。”应声曰:“天子门高。”既入谒 , 命书“龙”、“凤”、“龟”、“麟”十余字。上喜,抱置膝,赐上林珍果及内府宝镪。时其父拜起,侍丹墀下。帝曰:“子坐父立,礼乎?”应声曰:“嫂溺叔援,权也。”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论文(上)

袁宗道 袁宗道〔明代〕

  口舌,代心者也;文章,又代口舌者也。展转隔碍,虽写得畅显,已恐不如口舌矣,况能如心之所存乎?故孔子论文曰:“辞达而已”。达不达,文不文之辨也。

  唐、虞、三代之文,无不达者。今人读古书,不即通晓,辄谓古文奇奥,今人下笔不宜平易。夫时有古今,语言亦有古今,今人所诧谓奇字奥句,安知非古之街谈巷语耶?《方言》谓楚人称“知”曰“党”,称“慧”曰“”,称“跳”曰“踅”,称“取”曰“挻”。余生长楚国,未闻此言,今语异古,此亦一证。故《史记》五帝三王纪,改古语从今字者甚多,“畴”改为“谁”,“俾”为“使”,“格奸”为“至奸”,“厥田”、“厥赋”为“其田”、“其赋”,不可胜记。

  左氏去古不远,然《传》中字句,未尝肖《书》也。司马去左亦不远,然《史记》句字,亦未尝肖左也。至于今日,逆数前汉,不知几千年远矣。自司马不能同于左氏,而今日乃欲兼同左、马,不亦谬乎?中间历晋、唐,经宋、元,文士非乏,未有公然挦扯古文,奄为己有者。昌黎好奇,偶一为之,如《毛颖》等传,一时戏剧,他文不然也。

  空同不知,篇篇模拟,亦谓“反正”。后之文人,遂视为定例,尊若令甲。凡有一语不肖古者,即大怒,骂为“野路恶道”。不知空同模拟,自一人创之,犹不甚可厌。迨其后一传百,以讹益讹,愈趋愈下,不足观矣。且空同诸文,尚多己意,纪事述情,往往逼真,其尤可取者,地名官街,俱用时制。今却嫌时制不文,取秦汉名衔以文之,观者若不检《一统志》,几不识为何乡贯矣。且文之佳恶,不在地名官衔也,司马迁之文,其佳处在叙事如画,议论超越;而近说乃云,西京以还,封建宫殿,官师郡邑,其名不雅驯,虽子长复出,不能成史。则子长佳处,彼尚未梦见也,而况能肖子长也乎?

  或曰:信如子言,古不必学耶、余曰:古文贵达,学达即所谓学古也。学其意,不必泥其字句也。今之圆领方袍,所以学古人之缀叶蔽皮也;今之五味煎熬,所以学古人之茹毛饮血也。何也?古人之意,期于饱口腹,蔽形体;今人之意,亦期于饱口腹,蔽形体,未尝异也。彼摘古字句入己著作者,是无异缀皮叶于衣袂之中,投毛血于肴核之内也。大抵古人之文,专期于达,而今人之文,专期于不达。以不达学达,是可谓学古者乎?
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